摘要

目的考察术前应用全氟丁烷超声造影(S-CEUS)在评估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及术后复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拟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可疑肝细胞癌患者42例, 其中男性36例, 女性6例, 年龄(56.51±11.9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S-CEUS, 观察并记录病变二维超声、超声造影血管相及Kupffer相特点。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两组:MVI组和非MVI组。患者术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肝脏增强核磁共振检查, 以确定肿瘤是否复发。依据术后6个月肝细胞癌是否复发分为两组:无复发组和复发组。分析肝细胞癌MVI及术后短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2例肝细胞癌患者中有2例患者存在2个病灶, 余40例均为单发病灶, 共44个病灶。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肝细胞癌, MVI组14例, 非MVI组28例。中位随访时间6(3, 6)个月, 复发组8例, 无复发组34例。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肿瘤内部多支血管(OR=5.762, 95%CI:1.597~20.785, P=0.007)、动脉期增强后扩大>10%(OR=10.186, 95%CI:3.647~28.447, P=0.037)、Kupffer相病变周边高增强环>5 mm(OR=17.340, 95%CI:6.124~49.095, P=0.040)是肝细胞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结果表明, CDFI显示肿瘤内部多支血管(RR=7.519, 95%CI:1.086~52.051, P=0.041)、Kupffer相病变周边高增强环>5 mm(RR=10.623, 95%CI:1.265~89.218, P=0.030)是术后6个月肝细胞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CEUS在术前评估肝细胞肝癌MVI及术后短期复发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