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采用化学蚀变指数(CIA)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晚侏罗世地层,并探讨古气候变迁对大规模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的影响。研究显示,中侏罗世早期巴柔期(大致为延安组沉积期)样品CIA值总体较高,介于70.4~73.5之间,反映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中等化学风化程度的古气候条件。中侏罗世巴通期(直罗组下段沉积期)样品CIA值波动较大,介于65.6~79.8之间,并呈锯齿状震荡下降,说明该时期古气候环境经历了由暖湿向半湿润、半干旱的交替变化。中侏罗世晚期的卡洛维期(直罗组上段沉积期)样品CIA值下降明显,介于58.9~72.4之间(主要集中于60~70之间),平均值为66.4(n=14),远低于巴柔期和巴通期样品的CIA平均值(分别为72.8和71.9),反映相对稳定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环境;直罗组上段底部的突变界面C3为古气候环境由暖湿向半湿润、半干旱转变的关键界面。进入晚侏罗世CIA突然骤降(58.9),随后增高(65.9~69.4),然后再次骤降(54.2),指示牛津期(安定期)很可能存在剧烈、短暂的变冷事件。

  • 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