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30年全球和区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疾病负担及其归因危险因素的趋势和预测(英文)

作者:林立金; 柳叶茂; 秦娟娟; 雷昉; 汪文鑫; 黄学伟; 刘伟芳; 张兴元; 折志刚; 张鹏; 张晓晶; 金朝霞*; 李红良*
来源: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2022, 37(03): 181-194.

摘要

目的 预测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未来的疾病负担及其归因危险因素。方法 我们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了1990年至2019年IE的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并利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了2020年至2030年IE的全球疾病负担。结果 到2030年,全球IE发病率将会不可控制地增加。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发达国家的新发病例数量最高,男性发病率较高,但性别差距将会缩小。高收入国家的老年人的发病负担最重,逐渐向中等收入国家转移。在中/高-中社会人口指数(social-demographic indicators,SDI)国家的发病率将超过高SDI国家。在中国,预计到2030年,IE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将达18.07/10万人,而IE患者的数量将达45万人。IE导致的死亡和心力衰竭负担仍然较重,女性的负担将增加并超过男性,而高SDI国家的老年人将承担最严重的疾病负担。高收缩压成为IE相关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未来十年全球范围内IE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分析表明,IE的发病率将会增加,IE相关的死亡和心衰负担的控制将成为严峻问题。应关注IE疾病负担的性别、年龄以及区域和国家的异质性,以便制定降低IE疾病负担的有效策略。

  • 单位
    基础医学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黄冈市中心医院; 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