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双相障碍(BD)急性发作期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与躁狂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双相障碍患者中躁狂相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正常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对各组认知功能均进行评估,采用16srRNA (rRNA基因是细菌上编码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基因测序技术得到各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与躁狂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饮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BMI、吸烟和饮酒状况、是否饮用乳酸制品以及饮食结构,排便习惯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在简短精神分裂症认知评估及神经心理评估成套测验上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即刻回忆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对粪便标本同时做常规检验与隐血试验,研究组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的比例分别为87%、56%、37%、16%,显著多于对照组的55%、2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每油浸镜视野细菌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两组比较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菌群多样性与年龄、受教育年限及BMI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年龄呈正相关(r=0.39,P<0.05);(5)研究组肠道菌群多样性与杨氏躁狂量表(YMRS)总分的相关性分析,双歧杆菌属的多样性与YMRS总分呈负相关(r=-0.49,P<0.05);双歧杆菌属的多样性与信息处理速度评分呈负相关(r=-0.50,P<0.05)。结论:双相障碍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以及发生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变化,菌群多样性的变化与躁狂症状的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相关。
-
单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