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早在西汉,董仲舒率先提出"诗无达诂",《周易·系辞》讲"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审美者个体间的主体差异。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即审美活动是一个复杂而带有主观色彩的艺术鉴赏过程,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不同的审美观,不同的审美者也存在审美评价的多元与差异,从而导致审美结论千差万别。孙过庭在《书谱》里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