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浅低温治疗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左西孟旦联合浅低温治疗组(LM组)、左西孟旦治疗组(L组)、浅低温治疗组(M组)、对照组(C组),每组5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大鼠MIRI模型。不同组别大鼠给予相应剂量(12μg/kg)的左西孟旦或0.9%氯化钠溶液,在再灌注的同时以[0.3μg/(kg·min)]静脉输注2 h,并进行浅低温(33.0±0.5)℃或常温(37.0±0.5)℃干预维持2 h,观察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之后进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观察心肌梗死程度。结果 再灌注2 h后,LM组、L组、M组平均动脉压及收缩压均高于C组[(87±8)、(76±7)、(74±4)mmHg(1 mmHg=0.133 kPa)比(63±7)mmHg;(121±9)、(101±10)、(100±10)mmHg比(86±5)mmHg],且LM组平均动脉压及收缩压均高于L组及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2 h后,LM组、L组、M组LDH及CK-MB水平均低于C组[(1 290±194)、(1 590±205)、(1 718±174)U/L比(2 135±209)U/L;(1 060±35)、(1 356±214)、(1 631±201)U/L比(2 029±261)U/L],且LM组LDH及CK-MB水平均低于L组和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组、L组、M组心肌梗死体积比均低于C组[(25±5)%、(38±4)%、(41±5)%比(63±9)%],且LM组心肌梗死体积比均低于L组和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浅低温治疗可减轻大鼠的MIRI,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肌损伤及心肌梗死程度达到协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