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孕期及产褥期血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关系。方法:收集本院常规围产期保健及分娩的孕产妇3500例(观察组),同期常规体检且年龄、体质量指数与观察组匹配的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观察组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产后24h及72h检测血D-二聚体水平。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不同时期D-二聚体水平,分析分娩方式、静脉血栓栓塞症D-二聚体水平,使用ROC曲线观察D-二聚体水平对血栓栓塞症预测值。结果:观察组孕期及产褥期血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产后24h高于其他各期,早孕期水平其次,中孕期血水平最低(均P<0.05)。产后24h、72h剖宫产产妇血D-二聚体水平高于经阴道分娩产妇(P<0.05)。产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10例,其晚孕期、产后24h、产后72h血D-二聚体水平高于无栓塞产妇(P<0.05)。产后24h D-二聚体水平(1.97mg/L)预测血栓栓塞症的价值最高,此时预测灵敏度为69.4%,特异度为76.8%,曲线下面积为0.74。结论:孕期及产褥期血D-二聚体水平呈现升高-下降-升高变化,且均高于未孕女性。分娩方式影响D-二聚体水平,产后24h D-二聚体水平对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