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法学翻译是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新中国法理学译著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期和沉寂期(1949-1977年),这一阶段法理学译著选题在国别上以苏联为主,语种以俄语为主;第二阶段进入恢复发展期(1978-1991年),法理学译著选题从苏联转向西方国家,但该阶段仅有零星的西方法理学经典著作被引进;第三阶段为繁荣发展期(1992-2019年),中国法学翻译事业开始步入"译丛时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法理学译著出现"爆炸式"增长。这一阶段的法理学译丛可以划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法学交叉学科型、以国别为单位型、以法学家命名型、西方法哲学经典型、法理特定主题型、西方政法经典型和凸显人文精神型。回顾新中国70年法理学译著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具体表现为:政治逻辑、市场逻辑和人才逻辑。
-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