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经股骨大转子平面入路与经腘窝上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踝部骨折患者手术过程的镇痛效果,以及对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踝部骨折患者78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A组(经股骨大转子平面入路行坐骨神经麻醉阻滞)与B组(经腘窝上入路行坐骨神经麻醉阻滞),每组39例。比较2组神经阻滞相关指标、术后不同时间节点疼痛感受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术后8 h股后肌群肌力,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坐骨神经深度、术中芬太尼用量及术后8 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5 min、30 min,B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8 h股后肌群肌力等级整体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相较于股骨大转子入路,腘窝上入路行坐骨神经阻滞操作更简捷,镇痛效果更为显著,并且能够更好地保留股后肌群肌力。

  • 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