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间变脑胶质瘤中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因素的相关性及对术后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中国胶质瘤基因图谱计划(CGGA)数据库中接受开颅手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为间变脑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Ⅲ级)患者,术后接受放射治疗和(或)替莫唑胺(TMZ)化学治疗。肿瘤组织标本在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前通过手术切除获得,使用QIAamp DNA Mini试剂盒按照说明书从冷冻肿瘤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使用纳米滴ND-1000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浓度和质量,进行IDH1/2突变、1p/19q缺失、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应用SPSS 16.0软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分析临床及分子病理因素与患者总生存期的相关性及对术后放射治疗和替莫唑胺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使用GraphpadPrism 8软件进行Kaplan-Meier曲线生存分析。结果 共纳入285例间变脑胶质瘤患者,其中201例(70.5%)表现为IDH突变,84例(29.5%)表现为IDH野生。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DH突变(HR=0.531,95%CI:0.385~0.733,P<0.001)及1p/19q联合缺失(HR=0.352,95%CI:0.179~0.691,P=0.002)均可独立预测患者总生存期,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预测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IDH突变组中,接受术后TMZ化学治疗的患者较未接受者预后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生存期:1 793 d比1 455 d,P=0.059),而在IDH野生组中,TMZ化学治疗对患者预后改善不明显(中位生存期:535 d比415 d,P=0.890)。结论 本研究发现IDH突变型间变脑胶质瘤在接受术后TMZ化疗后,预后有改善趋势,相关结果可能为今后WHOⅢ级脑胶质瘤术后化疗的研究提供思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