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右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静息状态下大脑功能活动的变化机制。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性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右眼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儿17例作为弱视组, 男9例, 女8例, 年龄(9.2±2.3)岁。同时, 选择16例双眼视力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 男7例, 女9例, 年龄(10.4±2.0)岁。所有受检儿童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 联合局部一致性(ReHo)和度中心性(DC)的方法进行脑功能机制的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基于体素层面的独立样本t检验。脑区的平均ReHo值和DC值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使用偏相关分析。采用受检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分析2组间特异脑区平均ReHo值和DC值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弱视组在左顶下缘角回、左后扣带回、左枕中回、右眶部额下回、右背外侧额上回、右内侧额上回、右距状裂周围皮层、左枕上回、左额中回、右楔前叶和右中央前回的ReH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4.39、3.83、4.37、4.09、3.83、-4.22、-5.26、-4.93、-6.75、-4.74;体素水平P<0.01, 簇水平P<0.05);在左枕上回、右中央前回、左顶上回、左距状裂周围皮层和右楔前叶的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4.10、4.29、-3.57、-5.10;体素水平P<0.01, 簇水平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 弱视组左枕上回DC值与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 右距状裂周围皮层ReHo值与左眼眼压, 右中央前回ReHo值与右眼BCVA之间均呈正相关(r=0.62、0.56、0.53, P<0.05);右眶部额下回ReHo值与右眼眼压之间呈负相关(r=-0.57, P=0.027)。ROC曲线分析显示, 左后扣带回和右眶部额下回ReH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81;P=0.002、0.002);右内侧额上回ReH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为0.73, P=0.023)。结论: 右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存在异常内在或自发的大脑神经元活动区域及相关脑区功能网络的异常改变, 提示相应脑区的功能可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