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SZ)患者血清微小RNA-146a-5p(miR-146a-5p)、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萧山医院收治的95例首发SZ患者作为SZ组,同期体检健康者98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qRT-PCR检测各受试者血清miR-146a-5p、TRAF6 mRNA的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miR-146a-5p与TRAF6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二者分别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估miR-146a-5p与TRAF6在首发SZ中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首发SZ发生的因素。结果 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SZ组患者血清miR-146a-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RAF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且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444,P=0.0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SZ组患者血清miR-146a-5p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TRAF6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428,P=0.000);PANSS总评分、PANSS阳性、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与miR-146a-5p水平均呈负相关,而与TRAF6 mRNA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相较于miR-146a-5p、TRAF6 mRNA单独诊断首发SZ发生,二者联合检测诊断首发SZ发生时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加(Z=2.037,P=0.042;Z=2.162,P=0.03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iR-146a-5p低表达及TRAF6高表达是影响首发SZ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首发SZ患者血清miR-146a-5p的表达显著降低,TRAF6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二者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密切相关性,有望成为首发SZ的早期诊断指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