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凝血功能指标和肿瘤标志物与肺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些指标在肺癌临床分期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148例作为肺癌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7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肺癌组的纤维蛋白原(FIB)、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明显升高,凝血酶时间(TT)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临床分期Ⅳ期与Ⅰ期比较,血小板计数(PLT)、CYFRA21-1、CEA、NSE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FIB水平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PT百分比(PT%)、TT降低或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与CYFRA21-1、NSE和CEA均呈正相关(r=0.32、0.17、0.20,P<0.05),PT%和TT都与CYFRA21-1呈负相关(r=-0.29、-0.21,P<0.05),PT、PT-INR和PLT与CYFRA21-1均呈正相关(r=0.30、0.31、0.18,P<0.05),PLT与NSE呈正相关(r=0.2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凝血功能指标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90)。结论 凝血功能指标结合肿瘤标志物可为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