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品质评价的野生与栽培潞党参比较

作者:兰晓燕; 田春芳; 詹志来; 周利; 李翔; 邱子栋; 南铁贵; 袁其里; 林晓亮; 田从魁; 陈美兰; 康利平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4, 30(14): 156-164.
DOI:10.13422/j.cnki.syfjx.20240466

摘要

目的:从性状、显微、初生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3个方面对野生和栽培潞党参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方法:收集野生及栽培潞党参样品,使用游标卡尺、卷尺及天平测量其性状数据,番红固绿染色法制作石蜡切片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显微结构;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党参项下浸出物测定方法检测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多糖试剂盒测定总多糖含量,纤维分析仪测定纤维类成分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单糖、二糖及部分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P<0.05为依据,筛选野生和栽培潞党参的关键差异性成分。结果:性状方面,野生潞党参的“狮子盘头”、纵皱纹、根头下环状横纹均比栽培潞党参明显,对比断面特征,野生潞党参的皮部外侧裂隙明显较多,木心较大;显微特征方面,野生潞党参的石细胞较多,木质部占比较大,且木质部存在成环的木栓细胞,栽培潞党参的韧皮部占比较大,导管直径较小且排列疏松。初生代谢产物方面,栽培潞党参的45%乙醇浸出物和总多糖含量均明显高于野生潞党参(P<0.05);野生潞党参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栽培潞党参(P<0.05),野生潞党参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栽培潞党参(P<0.05),蔗糖含量栽培潞党参明显高于野生潞党参(P<0.05)。次生代谢产物方面,栽培潞党参中的色氨酸、党参苷Ⅰ含量均明显高于野生潞党参(P<0.05),野生潞党参中的党参炔苷宁、党参炔醇、苍术内酯Ⅲ含量则明显高于栽培潞党参(P<0.05)。结论:野生和栽培潞党参在性状、显微及化学成分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葡萄糖、果糖、蔗糖、党参苷Ⅰ、色氨酸及纤维素类成分为野生与栽培潞党参的关键差异性成分。野生党参中炔类化合物含量和果糖积累较多,栽培党参中党参苷Ⅰ和蔗糖含量较高,但纤维素含量明显较低,这可能与其生长环境、生长年限及栽培方式等相关。基于本研究结果,建议增加炔类化合物、果糖与蔗糖的含量比为指标来表征不同生产方式的党参,以引导党参高品质生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