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引入本土的三十年来,教育叙事经历了从“热潮”到“冷遇”的变化。对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普适性的质疑是其沦入困局的主要原因。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叙事除了具备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工具价值,更应当超越方法论,发挥其本体价值、伦理价值,使得叙事成为教师在教育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和意义生成方式。借由叙事中的回顾与梳理、筛选与采择、加工与重构、设计与规划功能,教师能够在教育生活中获得“意义澄清”“意义强化”“意义诠释”和“意义指引”,从而实现教育生活中的精神重建。应当探索通过多重叙事技巧促进教师成长,更注重发挥叙事的公共性特征和倾听者的作用,借由叙事情境中的“言外之力”和“对话式倾听”,实现教育叙事的学科责任和对教师生命伦理的关怀。
-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