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神经细胞的方法比较

作者:杨建成; 王燕; 金毅然; 李家辉; 马晓娜; 马海滨; 梁雪云*
来源:神经解剖学杂志, 2021, 37(02): 196-202.
DOI:10.16557/j.cnki.1000-7547.2021.02.012

摘要

目的:比较DMEM/F12、高糖DMEM和Neurobasal-A培养基(NA) 3种培养基对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诱导成神经细胞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DMEM/F12组(DMEM/F12)、高糖DMEM组(DMEM)和Neurobasal-A组(NA)培养基诱导培养P3代人类PMSCs,比较各组诱导生成的神经球数量及其直径评价不同方法诱导后形成的神经细胞球的增殖能力;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诱导成的神经球的巢蛋白(nestin)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神经丝蛋白(NF)表达量;分别采用由DMEM/F12、高糖DMEM和Neurobasal-A培养基诱导获得的神经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由H2O2氧化损伤的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进行培养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caspase-3的表达评价不同方法诱导成的神经细胞对氧化损伤的神经元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3种不同诱导培养基将PMSCs培养24 h后,各组均有神经球出现;诱导形成的神经样细胞的nestin和GAP-43表达为阳性; NF在诱导形成的神经样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诱导的Normal组的表达水平(P <0.05);分别采用3种由不同诱导方法获得的神经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氧化损伤的HT22细胞进行培养后,阳性表达caspase-3的HT22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 <0.05)。结论:3种诱导培养基均可以有效地将PMSCs诱导成神经细胞,诱导形成的神经细胞对氧化损伤的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促进修复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