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弃老"题材的小说在日本文学史上屡见不鲜,其中深泽七郎的《楢山节考》不仅大放异彩,还收获了日本小说家、文艺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更于作品发表的同年斩获第一届中央公论新人奖。对于这样一部经久不衰的战后日本名作,文学研究界自然也颇有成果,但大部分局限于对作品中的生死观、家庭道德伦理观的分析,抑或是与以小说为蓝本改编的同名电影之比较,叙述角度的变化等。本文将通过文本进一步分析作者如何构建起《楢山节考》中的"楢山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