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北京机床研究所密云家属区,一幢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红砖楼里,住着一位颇有些传奇色彩的老人。他毕业于国民党军的机械化学校,修过坦克打过仗。但又是共产党的离休干部,为我国的机床工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暮春的一个上午,记者乘了几个小时的郊区公共汽车,七拐八绕才见到杨大昆老先生。杨老今年八十有八,有点耳背,记力却忆很好,在他老伴儿张培元的"翻译和扩音"帮助下,开始了采访。

  • 单位
    北京机床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