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民情"与"法理"这一对范畴的阐释与表达已经成为当下司法改革无法回避的基本命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表征司法改革的成功推进决然离不开普通民众的参与,而普通民众对法律的理解和回应又是由其法律意识所决定,所以我们在司法改革的进程中必须揭示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状况,以其作为构建司法改革路径之重要据理,以调适普通民众建构和理解的法律性与官方权威建构的法律性之间的矛盾。本文以《法律的公共空间———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一书中的研究成果为分析工具,在普通民众"敬畏"、"利用"抑或"对抗"的法律意识图景中阐释其对于我国司法改革的裨益。
-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