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肥料中氮基础上降磷钾配比对武夷岩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岩茶的优质健康生产优化养分配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武夷山进行,供试品种为水仙。设置3种肥料配比处理(N-P2O5-K2O):15-15-15(对照CK,农民用肥)、18-8-18(T1处理,降磷比例)和21-8-11(T2处理,降磷降钾比例)。统计茶芽密度、百芽重及标准叶比率等产量指标;检测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等五项常规品质指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测定茶氨酸、咖啡碱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等3种主要次生代谢物浓度,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与气相色谱质谱仪分别对茶叶滋味和香气物质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通过分析茶叶产量指标,发现不同配比施肥影响标准叶比率,即茶叶有效产量,其中T2处理不仅显著提高了标准叶比率(P<0.05,下同),分别为CK和T1处理的1.35和1.40倍,还显著增加了茶青游离氨基酸的浓度,改善了茶青品质。以施肥处理作为限制条件,对非靶向代谢物进行限制性主坐标轴分析,发现肥料配比对茶青代谢物总变异的贡献极其显著,肥料配比可分别解释滋味和香气代谢物总变异的23.30%和22.00%。液相分析结果表明,T2处理显著提高了黄酮类物质风信子质(Hyacinthin)、醚类化合物索拉非尼(Sorafenib),以及茶氨酸等代谢物的浓度;气相结果表明,T2处理明显提高了香气代谢物的浓度,包括奶油香物质2,3-Octanedione等;表明T2处理主要通过提高滋味与香气代谢物浓度,尤其香气代谢物来改善茶青品质。【结论】在以氮为基础比例上适当降低磷和钾的占比,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武夷岩茶的有效产量,而且滋味和香气代谢物浓度也显著增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茶青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