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中生姜的本草考证及其质量评价

作者:郭杰; 蒋姗; 王悦; 樊佳; 刘晓谦; 闫利华*; 王智民*; 匡艳辉; 王德勤; 罗文英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28(02): 27-37.
DOI:10.13422/j.cnki.syfjx.20211755

摘要

目的:通过本草考证结合全国主产区生姜药材的质量评价,为经典名方研究中生姜的选择及其药食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书籍,结合现代文献报道,从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等方面对生姜进行考证。参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测定方法,对当前全国主产区生姜中的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含量及挥发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经考证,古代生姜入药的基原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的新鲜根茎。唐代以前,以四川生姜为最佳;宋代,四川、浙江和安徽所产生姜品质俱佳;明清时期,山东已大面积种植生姜。历代生姜采收期以秋分到冬至前为宜。生姜古今品质评价标准基本一致,均以少筋或无筋、辛辣气味浓厚者为优。经测定后发现,44批生姜中6-姜辣素,8-姜酚和10-姜酚的含量有27批合格,合格率61.4%,17批不合格者均为8-姜酚和10-姜酚的总量不合格。合格品6-姜辣素质量分数在0.067%~0.255%;8-姜酚和10-姜酚总质量分数在0.040%~0.131%。36批生姜中挥发油含量有33批合格,合格率91.7%,合格品挥发油质量分数在0.175%~0.410%。结论:生姜自古为药食两用之品,道地产区古今一致,但产品质量,特别是作为药用生姜使用时应值得关注。药用生姜以四川乐山等地种植的小黄姜为道地且有效成分含量高,其次为云南曲靖、文山等地。山东等地种植的生姜多为食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