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并发胆囊穿孔(GBP)的临床特征,探讨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 432例急性胆囊炎中30例并发GBP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 1 432例急性胆囊炎并发GBP 30例,GBP发生率2.1%;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1~80岁;按Niemeier分型,I型穿孔6例(主要表现显著的腹膜刺激征),Ⅱ型穿孔22例(主要表现腹痛和发热、Murphy征阳性),Ⅲ型穿孔2例(主要表现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有胆囊结石病史者24例,20例患者术前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所有患者均经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探查确诊为GBP,其中术中诊断10例。除2例患者保守治疗好转后,其余28例根据不同型别的临床特点行不同手术治疗(包括腹腔灌洗引流术、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开腹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瘘修补术等)。术后出现并发症15例,死亡3例,病死率10.0%。30例中20例患者出院后获6~36个月随访,4例出院后胆管结石复发,2例并发胆管炎,1例出现肠梗阻,1例因肺癌死亡,其余12例无并发症、健康生存。结论 GBP以老年男性多见,各型穿孔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术前影像学检查易漏诊或误诊;对GBP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按其分型采取及时的外科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