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1990年以来针灸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文献,总结其选穴、归经规律,为制定针灸防治该病的规范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方法,将纳入的临床研究文献中所选腧穴进行腧穴、经脉等方面的统计及分析。结果: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共21篇,涉及65个穴位、频次277,平均每个穴位使用4.27次。所有穴位累计使用频次由大到小依次为肾俞、足三里、曲池、大椎、命门、风池、脾俞、三阴交、血海、关元、合谷、太冲等。按主穴、配穴分别统计使用频次,前六位分别是肾俞、足三里、脾俞、关元、大椎、三阴交,曲池、犊鼻、合谷、风池、环跳、太冲。常用经脉主要集中在膀胱经、大肠经、胆经、胃经等。结论:针灸治疗产后身痛所选穴位以肾俞、足三里、曲池、大椎、命门、风池、脾俞、三阴交、血海、关元、合谷、太冲等最为常见,主穴可针对病因病机,起到补肾健脾、养血化瘀、祛风除寒的作用;配穴可兼顾伴随症状,起到疏经活络止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