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山东省滨州市2010—2019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流行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滨州市2010—2019年HFMD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2010—2019年共报告HFMD病例61 082例,年均发病率159.58/10万,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度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576.81、P=0.001,P<0.05);同时,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506.98、P=0.001,P<0.05)。每年各月均有HFMD报告病例,报告病例呈明显单峰形式,6月达到顶峰,夏季(6—8月)报告病例最多,有38 693例,占63.35%。全市的7个县(市、区)均有报告病例,滨城区的报告发病数最多,有19 489例,占31.90%,不同地区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085、P=0.001,P<0.05);不同地区发病率也是滨城区最高,为288.96/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783.08、P=0.001,P<0.05)。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7∶1,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780.93、P=0.001,P<0.05);1~5岁组报告病例49 172例,占80.50%;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有43 734例,占71.60%。RT-PCR检测出的3 413例HFMD阳性确诊病例中,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最多,有1 356例,占比39.73%,但EV71、CoxA16仍是HFMD高强度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年份感染的优势菌株不尽相同。结论 2010—2019年滨州市HFMD发病率较高,并呈现明显的季节、地域、人群及不同年份优势菌株分布特征。需重点关注高发地区、1~5岁小年龄组散居儿童疾病预防和疫苗接种。滨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及时对病原体的流行进行动态监测,尽早发现疫情苗头并采取相应措施。
-
单位山东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