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氏方言儿化的特点是,舌尖后边音"儿■"缀与前字合音,使前字的舌尖后音、边音(开合)声母变音为■和[?],变音可以自成儿化音节(声化韵)。元氏型儿化现象在冀南十余县市都有分布,[ts、ts‘、?]和[l]还可以变音为■、■‘、■等舌根化程度不同的声母和[?]声母。■、■、■、■、■‘、■两类变音都属于"舌根-卷舌"双部位复杂辅音,各组复杂辅音中舌根音与卷舌音的强弱差异呈现出双向相逆的连续渐变关系,这种渐变关系又与[?、l]声母的儿化音形[?、?]的分合及合流方向大体平行。这些特点以及声化韵与[-?]尾韵生成条件的关联、声化韵的稳定程度与开合口条件的关联,对进一步探讨此类复杂辅音、声化韵的音变动因及过程都有一定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