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和CD14+单核细胞功能变化。方法连续入组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和健康对照者(29名),清晨空腹采集抗凝外周血20 ml并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IL-35水平;纯化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D14+单核细胞中IL-35受体亚基IL-12Rβ2和gp130 mRNA相对表达量。以IL-35刺激CD14+单核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直接或间接接触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细胞因子和颗粒酶B水平,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水平计算HUVEC死亡比例。比较慢性心力衰竭组和健康对照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的年龄为(59.4±12.1)岁,男性占58.1%(43例);健康对照组的年龄为(53.9±9.8)岁,男性占65.5%(19名);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浆IL-35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22.89±7.58)mg/L比(16.42±5.47)mg/L,P<0.001],gp130 mRNA相对表达量亦然(1.07±0.19比0.98±0.15,P=0.022)。慢性心力衰竭组CD14+单核细胞诱导HUEVC死亡比例在直接和间接接触培养中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分泌颗粒酶B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抑制颗粒酶B后CD14+单核细胞诱导HUVEC死亡比例降低(P=0.011)。IL-35刺激CD14+单核细胞后,其诱导HUVEC死亡比例和颗粒酶B分泌水平降低(均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IL-35表达升高,IL-35可通过抑制颗粒酶B分泌诱导CD14+单核细胞功能不全,进而促进心力衰竭疾病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