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区流沙港组为例,结合沉积微相研究和砂体对比,利用密井网资料分析建立了正常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定量地质知识库。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特殊矿物和测井相等特征,分析认为W区流沙港组L1和L3分为正常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并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和分流河道间等5种微相类型。总结出正常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微相砂体在空间上各发育了8种成因叠置模式和3种砂体接触模式。建立的定量地质知识库显示,正常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宽厚比为1∶80~1∶100,河口坝宽厚比为1∶70~1∶90,远砂坝宽厚比为1∶80~1∶110;辫状河三角洲河口坝宽厚比为1∶60~1∶76,水下分流河道宽厚比为1∶50~1∶65。依据地质知识库成果,在W区WB油田主力层L3-ⅢB油组的调整井部署方案中将注采井距定在400~500m,实施后三口调整井开发效果均超预期,累增油6.3×104t。这一成功应用表明地质知识库的砂体组合叠置模式和发育规模定量数据为井网井距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对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