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椎旁肌肉磁共振成像(MRI)指标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椎体骨折数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多发组(51例)与单发组(41例),另选择同期在上述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骨质疏松无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测量,比较三组患者的L3下终板双侧椎旁肌横截面积、腰椎肌肉程度、椎体横截面积及脂肪变形比例;通过MRI指标观察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病椎位置。结果 多发组与单发组患者的双侧椎旁肌横截面积、腰椎肌肉程度分别为(3 005.23±759.53) mm2、(237.95±63.31)%与(3 269.62±712.93) mm2、(263.72±77.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 741.63±617.94) mm2、(294.15±69.04)%,而多发组与单发组患者的脂肪变形比例分别为(10.87±2.14)%、(10.21±1.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1.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1 281.58±289.52) mm2,与对照组的(1 268.04±298.44) m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2例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新鲜骨折椎体共有115个,其中椎体骨折L1有50个,占比43.48%,L2有27例,占比23.48%,L3有23例,占比20.00%,L4有11个,占比9.57%,L5有4个,占比3.48%;依据骨质疏松脊柱欧洲研究组分型,有13个塌陷压扁型,占比11.30%;48个双凹型,占比41.74%;54个楔形变型,占比46.96%。结论 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椎旁肌肉MRI指标测量结果提示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可能与椎旁肌肉的退化有关,椎旁肌肉的退化可能会导致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