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研究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平台筛选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主要活性成分,进行ADME(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筛选,并预测其靶点;通过数据库搜索,筛选脑出血的疾病相关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pscape3.6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最后利用Autodock_vina软件对核心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收集脑出血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和VEGF含量。结果:经过初步筛选,获得腺苷、β-谷甾醇、大黄素、肉豆蔻油酸等63个活性成分和904个潜在靶点,其中与出血性中风病的交集靶点有78个,主要相关信号通路涉及细胞因子间受体相互作用、造血细胞系、花生四烯酸代谢、 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 JAK-STAT信号途径、补体、凝血系统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11条。分子对接提示IL6、INS、VEGFA、FN1四个核心靶点能够与活性成分腺苷结合并形成较为稳定的构象。临床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服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降低,而VEGF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及临床研究验证分析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出血性中风病主要有效成分可能为腺苷、β-谷甾醇、大黄素、肉豆蔻油酸等;核心作用靶点可能为IL-6、TNF-α、VEGF,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在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