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咀嚼效能、菌斑指数(PLI)及牙齿松动度的影响。方法:176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根据自愿选择的修复方法不同分为A组(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n=96)、B组(传统可摘义齿修复,n=80)。修复后1个月、6个月、1年采用过筛法评估修复体咀嚼效能,评价患者PLI、牙龈指数(GI)及牙齿松动度,并进行自觉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患者修复前咀嚼效能均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内咀嚼效能均逐渐改善,且A组修复后1个月、6个月、1年咀嚼效能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修复前PLI、GI及牙齿松动度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PLI、GI及牙齿松动度均明显降低,且A组修复后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B组(P<0.05)。修复治疗后1年,A组患者舒适感、咀嚼能力、语音能力及固位能力自觉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可摘义齿相比,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可有效提升患牙咀嚼效能,降低PLI及牙齿松动度,对改善患者各方面自觉满意度有更积极的作用。

  • 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