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CBT)、药物及联合治疗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河南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认知行为组接受CBT干预,药物组接受艾司唑仑治疗,联合组同时接受CBT干预及药物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时、治疗4周时、随访2周时、随访4周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PSQ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3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其中联合组患者的PSQI评分低于药物组和认知行为组(P<0.05),药物组患者的PSQI评分低于认知行为组(P<0.05)。治疗4周时,3组患者的PSQI评分较治疗前进一步降低(P<0.05),但此时3组患者PSQI评分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药物组患者的PSQI评分呈升高趋势,而认知行为组和联合组患者的PSQI评分基本持平。随访2周时,药物组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本组治疗4周时及同时期联合组(P<0.05)。随访4周时,药物组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本组治疗4周时及同时期联合组和认知行为组(P<0.05)。结论单纯药物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即刻效应明显,短期效果好。单纯CBT的远期效果优于药物,即刻效应不及药物治疗。二者联合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理想选择。
-
单位神经内科; 遂平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