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囿于我国气候及地形地貌因素,对水资源进行时空调配及管理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由此发展出以灌溉和调蓄为主的水利工程,形成了以人工控制流量和水位的水文流域单元——灌区。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灌区已成为我国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土空间开发基本模式。首先简述我国灌区的形成及发展、确定陂塘灌区、堰坝灌区和泉(井)灌区这3种基本类型、分布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风景审美及风景营建的影响。然后以北京三山五园为例,剖析其农业生产、聚落布局、园林营建皆与水利系统密切相关,是具有陂塘灌区和泉(井)灌区特征的国土空间开发的案例。最后,横向对比英国与伊斯兰造园体系,论述不同地区迥异的地理和水文条件塑造了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土空间开发方式,并进一步影响了传统的风景营建。文章为理解我国传统的风景营建方式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其进一步的保护与发展。

  • 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