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市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1]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乡村振兴八条原则。其中,“城乡融合发展原则”指出,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如何推动城乡教育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的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生态,持续、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值得思考。

  • 单位
    成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