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刮痧对人体皮肤组织形态及皮肤中相关化学成分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募集健康受试者12名,男女各半。用刮痧板沿左侧膀胱经自心俞穴至肾俞穴由上向下刮拭出痧,刮痧后在背部刮痧区和对侧非刮痧区分别采取3mm×3mm×3mm的圆柱型皮肤,分别进行肥大细胞(MC)、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鬼笔环肽(PHA)等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以ELISA法测定皮肤中糖皮质激素(GCS)、P物质(S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刮痧后皮肤外观、表皮层厚度和血管组织形态均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皮肤肿胀、表皮层增厚、血管变形等;MC标记到的阳性细胞减少,并伴随脱颗粒现象;CGRP阳性神经纤维表达无显著差异。同时,与非刮痧区相比,刮痧区皮肤组织中GCS、SP、SOD含量显著上升(P<0.05)。结论:刮痧疗法对皮肤安全,刮痧局部皮肤组中MC颗粒及GCS、SOD等多种化学物质表达可能形成效应联系,发挥治疗作用。
-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陕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