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近两年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报告公布的三类特殊用途化妆品(染发类、防晒类、祛斑美白类)常见的不合格项目,并提出相应建议,以减少特殊用途化妆品不良事件对消费者造成的健康危害。方法:收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发布的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运用SPSS软件将原本的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综合数据分析方法,分析2018、2019年染发类、祛斑美白类、防晒类三类特殊用途化妆品常见抽检不合格项目的规律和趋势。结果:在上述时间段内,染发类化妆品的常见不合格项目为检出批件及标签未标识的成分(2018年83%、2019年83%)、未检出批件及标签标识的成分(2018年59%、2019年60%)及其他批件与标签标识方面问题(2018年33%、2019年51%)等;防晒类化妆品的常见不合格项目为未检出批件及标签标识的成分(2018年67%、2019年60%)、检出批件及标签未标识的成分(2018年30%、2019年47%)及其他批件与标签标识方面问题(2018年50%、2019年27%)等;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常见的不合格项目为有毒物质超标(2019年57%)、使用化妆品禁用成分(2019年29%)及其他批件与标签标识方面问题(2019年14%)。结论:应当加强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全过程监管,完善化妆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开展化妆品禁限用组分检测方法研究,完善成分检测方法和功效评价方法,加大惩处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