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知识分子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常处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自尊与被驯服要求以及寂寞处境与利益追求的矛盾运动中。面对这种矛盾,他们或因个人能力不足以改变社会风气而焦虑,或因才华不得施展而痛苦。在困厄状态下,为求自我解脱,一部分知识分子归隐山林,成为隐士。但隐士仍注重现实礼法,敢于对不合礼法的社会现象做出反抗。魏晋文人在"仕"与"隐"之间的犹豫与徘徊,有着鲜明的封建时代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