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布氏田鼠型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 201株asp A和gln K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及fyu A三碱基缺失与小鼠毒力的关系。方法通过基于自杀载体p DS132同源重组的无痕突变技术,分别构建了鼠疫菌201株的asp A和gln K基因的SNP位点突变株(201-asp ATTG和201-gln KCCA)以及fyu A的GCA突变株(201-fyu AGCAdel)。随后采用腹股沟皮下注射方式对小鼠攻毒,通过生存曲线确定以上基因中的突变对小鼠毒力是否具有显著影响。结果生存曲线结果显示,201-asp ATTG和201-gln KCCA两株突变菌与野生型对小鼠毒力无明显差异; 201-fyu AGCAdel突变株在2周内不能对小鼠致死,与野生型毒力存在显著差异,且其质粒回补株对小鼠毒力恢复到野生型水平。结论该研究中所涉及的asp A和gln K的SNP突变不能使鼠疫菌201株对小鼠明显减毒,asp A和gln K的特定位点突变导致的蛋白活性差异可能与鼠疫菌201株对小鼠毒力无关,而fyu A的GCA缺失可导致鼠疫菌对小鼠的毒力明显下降,有必要对其内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