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生性支出不足一直是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的突出问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地方政府面临更大财政压力,民生性支出不足的问题更加严峻。互联网技术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互联网普及的视角切入,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利用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线性固定效应模型和非线性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普及对民生性支出占比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呈边际递减趋势。通过工具变量法、更换度量指标、考虑政策冲击等方式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以上结果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普及对民生性支出占比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但中部地区具有后发优势,作用效果更强,而西部地区则不够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提高受教育程度和抑制腐败是重要传导机制,而财政透明度的中介效应并未显现。本文丰富和拓展了互联网普及对地方政府民生性支出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的研究,也对推动"互联网+"融合发展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