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从“自我”文化走进“他者”文化时,我们会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着众多惊人相似的文化“品种”,诸如共同拥有哲学、理性、诗歌、戏剧等。但是,在各自的地理、历史因素无形之手的铸塑下,这些各族文化“品种”的实质、形态变得不尽相同。以三组中西文化主题词为例,在把握这些同类“品种”的概念时,特别是用本族语去指称他者文化的同类“品种”时,要警惕以“自我”文化语境中的所指去填塞“他者”文化的能指,而应让这些概念还原、激活于自身文化语境之中,从而走出异文化同类概念误读的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