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血压节律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邬涛; 吴丹; 吴清华; 胡庆; 徐劲松; 陈静; 程晓曙; 吴延庆; 洪葵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05): 1178-1180.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05.012

摘要

目的探讨昼夜血压节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高血压患者再发心脑血管事件影响及血管内超声特征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动态血压检测仪检测该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AMI合并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根据患者血压变化分为非杓型血压组18例,杓型血压组16例,超杓型血压组14例及反杓型血压组12例,应用血管内超声仪分析四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对上述患者随访1年,观察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日间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杓型血压组24 h SBP及DBP、夜间SBP及DBP均高于其余三组(P<0.05)。非杓型血压组最小管腔面积(MLA)、脂核负荷小于其余三组,而斑块面积、狭窄百分比、纤维帽厚度大于其余三组(P<0.05)。非杓型血压组新发短暂性脑缺血、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源性死亡、复发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死亡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节律的AMI合并高血压患者再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动脉斑块面积较大,危险程度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非杓型血压节律及反杓型的AMI合并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随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