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等速运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女性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等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等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治疗后),采用放射性核素淋巴扫描观测2组患侧上肢淋巴流量的变化,在腕横纹上10 cm处测量2组双侧上臂周径,应用ISOMED2000为等速组记录等速肌力测定值,采用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上肢功能的评定,采用测角器测量肩关节活动度。结果①治疗后,等速组和对照组的上肢淋巴流量分别为(16.8±2.5)和(10.9±3.4),较组内治疗前[(7.6±3.4)和(7.7±3.2)]明显增加(P<0.05),等速组治疗后的上肢淋巴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双侧上臂周径差值[(2.1±0.2)和(4.5±0.3)cm]均较组内治疗前[(5.5±0.4)和(5.2±0.8)cm]减小(P<0.05),等速组治疗后的双侧上臂周径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②等速组患者治疗后的等速肌力测量值(峰力矩、总功率、平均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③2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功能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等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功能评分总分[(96.74±12.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84.17±1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2组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活动度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等速组治疗后的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50.25±16.13)°、后伸(46.83±8.52)°、外展(169.38±14.53)°、内收(35.93±5.6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前屈(144.67±19.15)°、后伸(39.84±6.93)°、外展(137.13±11.67)°、内收(31.68±5.2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运动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上肢功能。
-
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天津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