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相关基因及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南充市中心医院嘉陵院区2018年1月至6月的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共40株,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测定临床菌株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临床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采用PCR法检测生物被膜相关基因aba I、bap、BLP1与BLP2。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菌株的耐药情况及基因检出率。结果 40株临床菌株中多重耐药(MDR)菌株7株(17.5%),泛耐药(XDR)菌株14株(35.0%)。共31株(77.5%)临床菌株形成生物被膜。abaI、bap、BLP1与BLP2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5.00%、62.50%、5.0%和17.5%。不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而生物被膜形成强阳性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均低于弱阳性和阴性菌株,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携带BLP2基因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而携带aba I(P=0.455)、bap(P=0.058)和BLP1基因(P=1.000)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被膜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改变,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仅与携带BLP2基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有关。

  • 单位
    南充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