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评价4种食源性肽口服后对SD大鼠光老化皮肤弹性的改善效果并探讨其力学机制,将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紫外线(ultraviolet,UV)辐照模型组、4种活性肽摄取组,空白组不施行UV辐照,模型组及肽组均行UVA+UVB联合辐照,4种活性肽分别配制成0.3、0.9、1.5 g/L的含肽水溶液口服,脱毛后连续UV辐照18周至光老化模型建立,测定皮肤弹性后将动物处死,取其背部皮肤制备匀浆,生化法测定羟脯氨酸和透明质酸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Col Ⅰ)、Ⅲ型胶原蛋白(Col Ⅲ)含量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活力,另取部分皮肤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肤弹性,Col Ⅰ、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Col III含量及MMP-1活力显著升高(P<0.05),组织化学显示皮肤表皮增生,真皮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且断裂呈片段化聚集扭曲,基底膜溶解呈扁平化。与模型组相比,4种活性肽口服后均能改善皮肤弹性,且样品2效果最显著,其皮肤组织中Col I、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Col III含量及MMP-1活力显著降低(P<0.05)。组织化学显示样品2摄食组大鼠表皮增生明显改善,真皮层增厚、胶原纤维增加,排列趋向均匀化致密分布,不同程度上恢复到空白组波浪状规律排列,提示样品2提高光老化SD大鼠皮肤弹性的机理在于促进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生物合成,抑制了ECM降解酶MMP-1活力,修复了受损皮肤的力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