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温肾养血方提高卵巢低反应性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和生殖中心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配比例为1∶1。两组均进行常规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对照组直接进入促排周期,观察组在进入促排周期前加用温肾养血方干预3个月经周期,成功受孕者观察至生产结束,未孕者观察12个月。记录患者促性腺激素(Gn)使用量、使用天数;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基础促卵泡刺激素(bFSH)、基础黄体生成素(bLH)、基础雌激素(b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Em)、窦卵泡数(AFC);检测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天血清雌激素(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注射HCG 36 h后卵泡液FSH、LH、E2、睾酮(T)、P水平;评估受精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Gn使用天数存在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量明显减少(P<0.05),Em厚度明显增加(P<0.05);获卵数有增多趋势,注射HCG日E2、LH有升高趋势,卵巢储备功能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HCG 36 h后卵泡液中FSH水平明显降低(P<0.05),LH、E2水平升高(P<0.05);T、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升高(P<0.05),卵细胞质量提高;周期取消率有降低趋势,临床妊娠率、活胎生产率有提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温肾养血方可降低接受IVF-ET不孕症患者Gn的使用时间和剂量,提高卵细胞质量,增加优质胚胎率,改善IVF-ET患者妊娠结局。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