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俄乌冲突不仅通过小麦供应链本身,还通过能源和化肥等其他途径将小麦生产和流通领域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传导至全球。中国国内小麦虽然供应充足,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市场小麦供给趋紧和涨价的冲击,最终表现为超出供需基本面的价格飙涨和波动。调整和优化中国国内小麦供给结构成为对冲外部危机的关键。当前中国小麦的低收益将阻碍产业化经营,增加弃农风险;小麦品种间的供需错配加剧“三高”矛盾;小麦口粮转饲用消费导致人均总消费量增加,并通过玉米、小麦比价引起库存随生猪养殖周期性波动;普遍使用的小麦品种自给率低估了国家保障小麦口粮消费绝对安全的能力,并加剧口粮过剩而饲料粮短缺的结构性失衡。因此,亟须多举措降低国内小麦生产成本、推进中国专用品种小麦的供给、促进小麦种植区域的种植结构向饲料粮调整、纠正小麦自给率统计口径误区,进一步提高中国小麦保障能力,为防范国际粮价飙涨和粮食短缺等危机向国内粮食市场传导建立防火墙。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