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4”字体位关节镜内侧入路与常规外侧入路制备股骨骨道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ACL损伤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4”字体位关节镜内侧入路,对照组采用常规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股骨骨道长度。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膝关节稳定性(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股骨骨道长度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两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两组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常规外侧入路比较,“4”字体位关节镜内侧入路制备股骨骨道在ACL重建中更接近解剖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可获得更好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