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都有不良影响。复制出符合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是开展心力衰竭相关实验研究的前提。基于心力衰竭的中医、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现有的常用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进行探讨,以心力衰竭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为依据,分析已有动物模型的临床吻合度。经分析对比可知,目前已有的造模方法中,多为单因素动物模型,与临床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心力衰竭的特点存在一定差距,且造模方法多以西医为指导,在造模过程中缺少中医致病因素,与临床上心力衰竭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仍存在一定差异。从辨证分型来看,中医将心力衰竭主要分为心肺气虚证、气阴两亏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痰饮阻肺证、阴竭阳脱证,已有的动物模型多将其混为一谈,至今尚无有效且公认的造模方法,在中医药相关研究中存在较大局限性。因此,该文以心力衰竭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为依据,分析已有动物模型,明确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进而提为心力衰竭相应动物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模型评价的规范化提出建议,以提高动物模型与中、西医的临床吻合度,使心力衰竭动物模型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工作,促进相关机制研究、病理变化研究及药物的筛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