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二元补衬”是浦安迪在研究中提出的一种存于中国文化中的“偏爱”,即在文学叙事中创作者倾向于运用两两相对的思维进行文学创作。而“三顾茅庐”的行文在有意无意中贯穿“二元补衬”结构,“虚实相生”“冷暖交替”表现得较为明显。从这个视角看,“二元补衬”有利于展现《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在美学方面的独特意义。事实上,就《三国演义》中显露的“二元补衬”结构,前人在评点中早有察觉,只是未将其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创作模式进行研究。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