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国际预后指数(IPI)在中国人群MALT淋巴瘤患者中的适用性,并比较不同风险分层方法对MALT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129例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计算并比较MALT-IPI与IPI不同分层分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结果:129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6岁(2282岁),其中胃MALT淋巴瘤53例(41.1%),肺MALT淋巴瘤33例(25.6%);Ann ArborⅠ~Ⅱ期71例(55.1%),Ⅲ~Ⅳ期58例(44.9%)。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1378个月)。总体5年PFS为69.41%,5年OS为90.23%。IPI评分低危、中低危和中高危/高危组患者5年OS、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LT-IPI评分低危、中危和高危组患者5年OS、PFS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T-IPI评分适用于中国人群;相较于IPI评分,MALT-IPI评分对MALT淋巴瘤患者预后具有更好的评估价值。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