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58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58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胸痛中心模式,观察组采用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模式。比较两组初现症状到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FMC-to-ECG)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FMC-to-双抗)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进入导管室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及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SO-to-FMC时间、FMC-to-ECG时间、FMC-to-双抗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D-to-B时间以及FMC-to-B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缺血症状、心力衰竭、新发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EMI患者的急救工作中,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模式可明显缩短患者主要救治时间节点,降低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
单位徐州市肿瘤医院